【创科广场】5G应用大赛 发掘创新明日之星

【创科广场】5G应用大赛 发掘创新明日之星

【创科广场】5G应用大赛 发掘创新明日之星

1/1 香港中文大学开发的网络编码技术成立的初创中大编码,获得金奖。

5G针对商业应用,全球营运商积极发掘5G应用。本港多个机构筹组了5G应用大赛,上周举行首届的大湾区5G应用创新大赛决赛,结果香港中文大学开发的网络编码技术成立的初创中大编码(CU Coding),获得金奖。

网络编码为香港教育局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(UGC)推选卓越领域(AoE)研究项目之一,已应用多个领域;包括了云端储存的nCloud,透过网络编码,以提高储存和恢复数据速度。

另一技术则是物理层网络编码(PNC),以电磁波之间的相互干扰传输讯息。 PNC允许多个通讯设备同时传送讯息,利用多个用户同时发送讯息所产生的干扰,作为多用户信号的线性编码,经过一番计算及转发,最后在目的地成功地恢复出各自所需的讯息。

PNC解决电磁波干扰长期以来的瓶颈,可显著提升无线网络的容量,同一频段可容纳讯息更多,系统容量可提升一倍。无线网络干扰问题,一直困扰无线应用,包括可靠性和延迟率,PNC应用于工业4.0及智慧城市。较早前,CU Coding在第12届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获奖。

网络编码权威

今次CU Coding获奖则为5G边缘之nEdge技术;5G须边缘上部署足够算力,网络编码可快速从边缘传回数据至边缘设备,分析后快速决策。启德发展区「共融通道」(Kai Tak Greenway)车道上,单车和行人共用,当局可能安装激光雷达(LiDAR),以视觉运算侦察单车意外,并保障私隐。 LiDAR影像可能要求柱上安装电算设备作AI运算,CU Coding则以网络编码,上传统边缘云,简化管理和降低建设成本,取代智慧灯柱上安装的电算设备,获评判好评。

CU Coding的创始人包括多位网络编码学者;杨伟豪更是理论奠基人、中大的刘绍强教授开发PNC,此外程伯中和李柏晴教授均为著名学者。 CU Coding是科技园科技创业培育计画(INCU-TECH)成员。

今次比赛由大湾区5G产业联盟、中移动香港、应科院、科技园合办,粤港澳大湾区共有55单位参赛,初段已于9月及10月举行,上星期决赛剩下10支队伍,专家组成专业评选委员,就创新与创造力、功能、效益和品质、市场潜力及对大湾区5G网络社会影响,共五方面评分。

经数小时角逐,中大编码(CU Coding)获金奖,香港StockVins科技和再生资源科技获银和铜奖,佛山市创龙智新科技则获卓越成效奖。

队伍最高可获总值约12万港元现金奖及奖品,有机会加入扶植奖励计画,获资金与技术支援,尽早落实5G方案。

应用处于萌芽

大湾区5G产业联盟创会会长、中移动香港行政总裁李帆风说,5G在大湾区发展,商业应用则处萌芽,希望借比赛发掘吸纳人才,鼓励业界用好5G物联网。

科技园电子、讯息及通讯科技群组高级总监杨天宠说:「5G改变生活及工作模式,推动着各种科技发展。科技园与大湾区5G产业联盟、中移动香港及应科院合作,开创全新管道,推动5G发展。科技园致力建设『生活实验室』,汇聚900多科技公司研发、测试以至商品化,支援5G通讯及应用开发,设计硬体原型、RF射频和FPGA培训,产品概念验证(POC),园区亦有5G覆盖推动智慧城市。」

 

来源: 星岛网  https://std.stheadline.com/kol/article/1838/创科生活-创科广场-5G应用大赛-发掘创新明日之星